任何困难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国旗半垂,汽笛长鸣,山河鸣咽,举国同哀
2008年5月19日下午14时28分“全国哀悼日”的鸣笛响起的时候,我与公司的同仁们一起、与全国十三亿老百姓一起,静静的默哀,表达对“5.12”汶川大地震中遇难同胞的哀思和对失去亲人幸存的同胞慰问。在这人类历史长河中一忽而过的三分钟里,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与国家、与党和政府、与全体同胞、与本来素昧平生的他人活生生地关联,哀思和挂念把13亿中国人团结成了一个无比坚强的整体。千军万马奋不顾身的救援,全国各地感天动地的爱心奉献,张扬着一种不离不弃把生命价值放在第一位的人生价值观──中华民族“仁者爱人”的伟大文化传统,谱写着一篇篇惊天地、泣鬼神的光彩篇章。
逝者安息,生者坚强!振奋意志,无畏前行!
我们要从悲痛中吸取前进的力量,以我们百折不挠的刚强意志,向历史暗示中华民族的无比坚强。我们要坚守岗位努力工作,为祖国的强盛多作贡献,以告息5.12大地震中的遇难同胞。
我们要积极响应胡锦涛总书记的号召,振臂高呼:任何困难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 南洋科技学院 朱国祥
“5.12”像一块突如其来的黑纱,系在我们每个人的左臂。总书记第一时间作出指示,总理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解放军和中央多个部委第一时间发起响应与联动,国外政府第一时间表示慰问与哀悼。
悠悠万事,惟“灾”为大。那些永远静默于废墟下的生命,足以让我们低首致哀;那些仍在等待救援的同胞,足以让我们此心如焚。大灾岂敢漠视,人事岂能怠慢,惟有在危局之中保持果断,灾难面前传递坚定,始终焕发举国同心的能力与勇气。
各级政府与部队在紧急行动,民间组织和国际社会在迅速响应。“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尽百倍努力”,“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不惜任何代价”,总理所言即为灾难之下的国家表达,国民诉求,更是对所有爱国者的动员令。
奥运之年,圣火经行之处点燃蓬勃爱国热情。然而灾难来了,它以另外一种方式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那些排队捐赠的市民,那些挽起衣袖献出热血的市民,那些赶赴灾区的志愿者,包括所有那些时刻关注灾情、为灾区祈福的人们,都在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书写最有力的爱国文字。这是大灾难后的大救援,因此也必将是大悲痛后的大团结。
天佑中华,天佑灾区。从来大难兴邦,手足同胞之情将我们系于一脉,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团结在一起,相信中华民族必将以更加生机勃勃的雄姿,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 南洋科技学院 华秋花
“5.12”,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这个让全国人民为之震惊,为之悲痛的灾难就这样轰轰烈烈地发生了。顷刻间,全国人民的心都聚集在了四川汶川这个原本并不出名却遭受巨创的地方。当一幕幕惨绝人寰的照片出现在电视上,网络上,我们才意识到这次灾难对汶川人民,对中华民族意味着什么,带来了什么。来不及哭泣,也不知先为谁哭泣。生命在无情的大自然面前竟是如此的脆弱和无奈。太多的眼泪流在汶川,太多的生命葬送在汶川,太多的悲痛铭刻在汶川这个现已满目疮痍的土地上。看着那揪心的画面和涌动的爱心,再坚强的人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在第一时间,我们的党和政府行动了。总理来了,带着党和政府对灾区人民的无尽关怀,解放军和武警官兵来了,带着压在废墟下人们生的希望与寄托,志愿者来了,带着全国人民支援灾区的愿望与决心。面对灾难,我们可以对大自然的残酷无情心生怨恨,但我们明白,怨天尤人不会让逝者复活,努力从废墟中挽救幸存者的生命,努力把灾难降到最低,才是我们应该做的。灾害无情人有情,在灾害面前,让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伸出援助之手,共同抗震救灾,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灾区人民奉献自己的爱心。
—— 南洋科技学院 丹阳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