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达特茅斯暑期研讨会上诞生了“人工智能”。60多年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几经起伏,不断积蓄着前行的能量。近年来,得益于大数据资源、深度学习算法和计算机硬件的发展,计算机视觉、语音交互、自然语言处理、专家系统、机器人等技术走出了实验室,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如健康、医疗、教育、能源等领域已经成为人工智能的用武之地。机器人技术与人工智能几乎同时代诞生,工业机器人已经取得了广泛应用,服务机器人蓄势待发。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又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本次研讨会以“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为主题,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的应用及探索与大家一同展开深入的探讨,共同领略人工智能科技最新的科研讯息。
教授,杰青,理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马利庄对“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人脸识别技术进展与应用”展开了深度探讨。
复旦大学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机器人智能实验室主任,复旦——南商智能机器人联合研究中心主任张文强对“基于视听感知的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与产业应用”进行了全方位诠释。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黄晓霖作“从优化看机器学习”的报告,为机器学习及其在医学图像中的应用展开探讨。
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阎威武 “AI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报告,对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数据驱动的过程建模、优化和控制;机器学习在环境和医疗领域的应用等课题进行了探究。
四位专家精深的报告,激发了与会者们的强烈兴趣,博得了阵阵掌声。
本次研讨会紧扣“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科技发展的时代脉搏,推陈出新,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擎,对促进技术创新、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上海市微型电脑应用学会
2017.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