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4日,南洋科技进修学院全体员工与南洋集团领导、合作办学点部分教师一同踏上了去江苏扬州的路程。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中午12:00左右,我们来到了古往今来被许多文人墨客津津乐道的著名游览胜地——扬州。吃过简单的中饭之后,我们来到了出游的第一站——瘦西湖。
提到扬州,就不能不提到扬州最负盛名的瘦西湖。瘦西湖作为扬州的第一大景致,几与“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杭州西湖比肩。甚至有的文人墨客这样褒奖它“细水长流如大江,西湖不比瘦湖强”。这句话说的非常聪明,天下西湖三十六,本是不易分出高低上下的,环肥燕瘦,尺短寸长,只能说各有各的风韵了。而人们往往将杭州西湖与扬州瘦西湖放在一起相提并论,恐怕只因瘦西湖前面那个“瘦”字。那么,瘦西湖为什么称之为“瘦西湖”呢,当然,它也是有其典故的。瘦西湖地处扬州城西郊,原名 “炮山河”,亦称“保障河”,是隋唐时期由蜀同诸山之水,汇合安徽大别山东来的洞水流人运河的一段水道。它有50多公顷的游览面积,6公里多的游程,一条曲水如锦带,时展时收,犹如嫦娥起舞时抛向人间的五色飘带,形态自然动人。后来改称“瘦西湖”,是因为乾隆年间诗人汪沆将扬州保障河与杭州西湖作了一番比较,写了一首咏赞保障河的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从此“瘦西湖”作为正式名称,名闻中外。
进入园区,处处都是景致,徜徉于此,真能深切体会到目不暇接的意味了。长提春柳,白塔、五亭桥、二十四桥……这些逶迤相接的景点真让人有种人间美景不胜收的感觉。其实,中华大地锦绣河山可以说举不胜举,单把瘦西湖提出来或许并不是最出彩的,但为什么偏偏瘦西湖能闻名中外呢?这当然要归功于古人曾为它留下的千古名句了。唐人杜牧的名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宋人姜白石的低唱:“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都先后提升了它的美和知名度。而最被大家熟知的还是我们喜好旅游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数度南巡,六下扬州。当地富商为取悦他,连夜用盐仿制北海白塔砌成了一座塔,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是否真实,无从考证,但它无疑更为瘦西湖平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15日,我们参观江阴鹅鼻山公园。鹅鼻山即江阴要塞,山上有古炮台,山腹中有国民党修的军事工事。中国第一大桥江阴大桥从鹅鼻山上直跨对岸,飞云横渡,蔚为壮观。沿江有木栈道,并有东坡题石“江尾海头”。时值洪峰通过,江面开阔,急流奔腾,浩浩荡荡。
为期两天的扬州——江阴之行就这样结束了。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相信这一次出行无论对我们增长知识,还是陶冶情操,放松心情,都是十分有益的。感谢公司为我们提供这样的机会。 |